“綠色先行”山東媒體行活動走進圣泉集團
2024年10月20日,“綠色先行”山東媒體行活動走進圣泉集團,來自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新社、人民網、新華網、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詳細了解圣泉集團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成績和創新實踐。
作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和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圣泉集團自1979年成立之日起就專注各類植物秸稈的研發利用,努力做大做強將我國豐富的農業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大文章,從一顆玉米芯的初加工出發,走出了一條生物質高值化綜合利用的產業創新之路,成為全球生物質綜合利用領域的引領者。
歷經40年積淀,公司創新研發“圣泉法”生物質精煉一體化技術,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突破了生物質中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三素難以高效分離的行業性難題,實現三大組分高值化利用,形成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生物質精煉一體化產業集群,一舉打破傳統生物質利用技術原料利用率低、環保經濟效益差等問題,有效解決秸稈焚燒、隨意堆放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該工藝也是對紙漿、溶解漿、木糖、糠醛、木質素、煤化工等傳統產業工藝技術的顛覆性革新。
“目前,依靠該工藝建設的全球首個百萬噸級生物質精煉一體化項目已經順利投產,從技術研發、工藝設計、設備制造、生產運營實現全鏈自主化,代表了我國制造業水平的新技術、新業態、新動能,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達產達效后該裝置預計可實現年碳減排量100萬噸以上。” 圣泉集團生物質研究院院長高紹豐表示,未來集團會以大慶生產基地作為示范,逐步在全國秸稈豐富的地區布局和推廣,在為農民增收的同時,實現對化石能源的逐漸替代。
此外,公司多年來高度重視環保降耗、綠色循環產業發展,與第三發節能服務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資1100萬元建成7.75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于2022年10月完成并網運行,截止目前光伏發電已達1638萬kw.h,實現減排二氧化碳9120噸;循環水系統、產品生產過程余熱回收,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將回收后的余熱用于廠區冬季供暖和洗浴用熱,產品生產過程副產蒸汽并入公司熱網使用,年可實現回收余熱47520GJ、回收蒸汽164100噸(465400GJ),折和碳減排量56420噸;投資480萬元,回收利用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進行中水回用用于生產和廠區綠化使用,實現年回收利用污水150萬立方米。
下一篇: 圣泉熱防護涂料連續保障三大火箭成功發射